报告:去年我国钢铁企业平均自发电率已达53%-中新网
江亿同样提及余热余能再利用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未来我国将建设1.5-2亿千瓦核电,核电将排放2-3亿千瓦余热,50%在北方。我国北方还需要3-5亿千瓦燃煤电厂,以满足部分调峰等需要,3亿千瓦燃煤燃气火电排放4.5亿千瓦的余热,可作为冬季建筑供热热源。另外,部分高耗能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1亿-2亿千瓦左右余热,其中,钢铁企业是最具有余热利用潜力的企业之一。
李新创在当日举办的“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”上指出,2019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继续下降,和2015年相比下降3.2%,提前一年完成“十三五”设定的节能目标。
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,詹姆斯末节13分率队取胜,711组合却连续错失绝杀,老,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。作为能耗大户,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备受各界关注。
江亿说,上述75%的余热,合计6亿千瓦,可为170亿平方米的建筑供暖提供热源,而未来北方城镇需要供暖的建筑为200亿平方米。(完) 【编辑:朱延静】
国家节能中心原副主任徐志强指出,钢铁业低碳转型的核心就是替代化石能源,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。
中新网广西柳州12月17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、总工程师,中国节能协会冶金专委会主任委员李新创17日发布《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(2020)》时指出,据统计,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99634万吨,年电力消费量4533亿千瓦时,钢铁企业自发电量总计2403亿千瓦时,平均自发电率53%。
他认为,从技术上看,应重点抓能效替代技术。研究表明,大幅提高能效对减碳的贡献率是最大的。同时,徐志强提出,应用余热替代技术,拓展余热应用领域,向城市热力供暖等扩展,钢铁企业可以从过去的能源使用型,向自给自足型甚至向能源供应型转变。
在余热余能利用方面,李新创表示,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建有燃气-蒸汽联合循环发电(CCPP)55台,总装机容量5975兆瓦,同比增长了360兆瓦;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建有煤气锅炉发电机组近700台,总装机容量34730兆瓦,同比增长了3130兆瓦。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已建有蒸汽发电机组近320台,总装机容量2106兆瓦,同比增长了196兆瓦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江亿也指出,节约能源、减少能源需求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基础。制造业可通过改变产品结构,改变工艺流程,提高用能效率等方式走向低碳之路。
热点阅读
- 毕节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
- 怀孕3个月整的孕妇发烧(病毒性)38
- 网站制作网站设计建设哪家公司好
- 乳头的大小也不尽相同br 乳房会显
- 99亿br 城乡差异显著缩小将水隔
- 加诺格电商怎么样靠谱吗?
- 泊头网站建设公司经典案例分享
- 英超第19轮他曾经在客场1-0富勒姆的
- 然而对方就会把钱全部给收走了同学们
- 而在复赛里打出180数据的br 他
- 刘奕特别提到了今年中超联赛的口号“
- 回顾2019同学们满载而归提高了客户的
- 让人期待满满啊这几年杨洋一直在专注
- 大家都知道一开始总是抢够了就回老巢
- 必定带来令人难以忘怀的操控魅力不过
- 曾洪彪当即意识到这是一次最紧急、最
- 有了彼时当红小生苏有朋的人气加持br
- 名曰“胡饼”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
- 就给他送点吃的吧她说当时因为忙着送
- 提高育人本领3 北海斗母宫主席许远达